• THG·Arron     第26期 欢呼哈雷

    • Just for Fun

    • 片段讲解秀

    • from:《未知》

    余光中,1928-2017,2018.10.21是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日。因为我实在太忙,所以一直到现在才发出这一期的推送。
    你错过了、错过了,留下的,只是无尽的遗憾。穿不过的卡尔加里路。再也,不会有下次了。

    许久不见,甚是想念,欢迎魔友们重返《诗意笔记》,这里第26期。


    不知不觉的,第三季也过半了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下一阶段,即27期起之后的一些已经完成的文案。

    本期节目,由我进行翻译,故译文相对粗糙,谢谢LT哥愿意来读,这次的视频素材主要是由歌莉娅主演的传记电影《玫瑰人生》-第8期中也有它的影子,也就是那一期的结尾。谢谢默默姐安利这份素材,也感谢配研所的前辈们不断地给我支招。


    欢呼哈雷 余光中


    下次你路过,人间已无我。
    Next time thee passing by,nought may fade,but thee I see.

    1.LT哥的声音很浑厚,对于老先生表达的意思演绎得那是很贴切的,而且哥哥录制了4个版本🙏真的太感谢了,salute!
    2.短诗其实很能体现一个人对文字的捏合、把握能力,我认为其难度甚至超过长诗,我很佩服LT哥对这首诗的把握能力。
    3.下面这段文字,来自于我看到陆老师发的一个朋友圈。
    余先生一生漂泊,从江南到四川,从大陆到台湾,求学于美国,任教于香港,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,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,让余先生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,往返于两岸多国,却依然从未有过“归属感”,直到73岁他第一次见到黄河。

    2001年4月余光中老先生首次到山东——黄河果然如他心中所想的那么黄。

    这位年逾七旬的诗人遏制不住心中涌起的冲动,蹲下身去,亲手摸了黄河水,还叫女儿也摸一摸,最后,全家人都摸了黄河。回到车上,同行的人都忙着刮去鞋底粘上的泥浆,但余光中没刮,把它带回了台湾。泥浆干成了黄土,被诗人小心地存放在盒子里,摆放在书架上。

    余光中后来撰文称,“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的书房里就传来隐隐的水声。”

    4.这篇撰写的文章,我曾有幸拜读过,老先生在其中的几个细节-扔自己的名片,掬一捧河水,刮皮鞋的泥土~放在房间里,这些与周遭不同的行为,恰恰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反馈。(引文中有一处错误,隐隐的水声-没有黄河二字,所以我在这里删去)
    5.老先生于去岁去世,他的文字,有很多朗诵家进行过演绎,如殷之光、曹可扬等。当然,很多人更关注他和朱自清的理论冲突。
    6.对于祖国的热爱,激发了诗人的创作动力,《欢呼哈雷》就是这么创作出来的,哈雷~在诗中指哈雷彗星☄️

    这就是本期节目的内容,谢谢大家,欢迎大家和我探讨文学类的问题,评论区还是少盖楼,当然我知道很多人现在就是为了刷刷存在感,更多的是敷衍。我甚至明白,文学与娱乐的抗衡,必然是文学告负,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多探讨,我也愿意坚守在文学的防线上、哪怕只剩我一个。谢谢配合🙏
    诗意笔记,曲终人不散。

    1970-01-01   155赞       6踩       20634浏览 评论(43)
THG·Arron
男 戏骨lv66

69539/71355

粉丝 7204关注 592